混雜電力市場下的中長期市一包養網站比較場:內涵、問題及基于廣東電力市場的建議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7f3ad31975f8.17802561.

摘要:中長期市場有對沖風險、市場管束和政策目標等多方面的目標。當前我國電力市場建設中,多方面的目標通過統一種中長期合同實現,導致價格信號不清楚、中長期市場價格與現貨價格不收斂等問題,也影響了現貨市場相關機制的優化設計。系統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基于混雜電力市場的概念,區分起風險對沖感化的市場化中長期合同和起多元政策目標的當局授權合約,將現有的年度和月度買賣轉變為當局授權合同買賣,在此基礎上放開市場化的中長期合同買賣,優化現貨市場出清和定價機制,從而增添中包養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價格的分歧性,解決分歧類型機組同臺競價、新型電力系統下各類發電機組容量本錢的公道收受接管等問題。

(來源:微信公眾號“走進電力市場” 作者:華南理工年夜學電力學院 荊早霞)

一、引言

從四個方面,對本文的佈景進行介紹:中長期市場建設的主要性、當前我國電力市場建設需求重點解決的問題、廣東電力市場建設的成效和面臨的挑戰、廣東電力市場再改造的意義。註釋部門重要結合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

(一)中長期市場建設的主要性

電力市場建設包含中長期市場建設和現貨市場建設。晚期的電力市場研討中,重要關注現貨市場,認為現貨市場建設是電力市場建設的焦點,而遠期市場、衍生品市場可在包養網現貨市場的基礎上發展、構成。近年來,隨著動力領域低碳、供應平安等目標的加強,使得電力系統無論是面臨的環境、承載的責任,還是本身的結構都發生了宏大變化,使得電力中長期市場變得加倍主要,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起首,風光等波動性、隨機性電源比例不斷降低,電力市場環境下,電價的不確定性年夜年夜增添,需求遠期買賣的產品幫助市場主體對沖風險;其次,電力市場存在諸多競爭不充足、產品體系和價格機制不完美等問題,需求當局管束;最后,動力轉型佈景下,電力買賣過程中有諸多內部性問題,當局能夠有多方面的政策目標,需求通過一些當局主導的合約來實現。

(二)當前我國電力市場建設需求重點解決的問題

我國本輪電力市場改造自2015年9號文發布以來,已經在多方面獲得了豐富的結果,樹立了競爭的批發市場,周全開展了中長期市場買賣,在多個地區開展了現貨市場的結算試運行。今朝,已有四個省級市場山西(2023.12.22)、廣東(2023.12.28)、山東(2024.6.17)、甘肅(2024.9.5)和一個省間現貨(2024.10.15)市場進進現貨市場連續運行階段,電力市場建設進進一個新階段。

新階段的電力市場建設需求重點解決以下三方面的問題:1)擴年夜市場范圍,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2)完美市場產品和買賣體系,更好體現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和經濟特徵的變化;3)優化計劃和市場協調體系,促進動力系統平安、經濟、綠色等多元目標的實現。本文從中長期市場的概念、內涵、感化和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國內外市場建設現狀,對第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基于廣東電力市場當後面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設計劃的建議。

(三)廣東電力市場建設的成效和面臨的挑戰

自2015年以來,廣東積極響應國家電力市場改造的相關政策,廣東電力市場建設一向走在全國前列,在買賣機制、治理機制等方面進行了良多無益的摸索,多項經驗被其他省份、地區的電力市場所借鑒。作為南邊區域電力市場的起步,廣東電力市場在2019年率先進行了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并已于2023年末轉進連續的正式運行。

隨著市場范圍的擴年夜、供需情勢的變化,電力市場建設中存在的機制之間不協調、缺少系統性、長遠性考慮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并引發一些難以調和的牴觸,包含:現貨市場中發電機組由于系統平安約束等開機發電但本錢無法所有的補償、現貨市場峰谷價差偏小無法通過價差激勵儲能和虛擬電廠等參與、供給寬松情況下發電企業經營面臨挑戰、中長期市場價格和現貨市場價格偏離等。這些問題彼此關聯,急切需求對相關規則進行全局性的梳理,結合最基礎問題提出改造的標的目的和舉措。

(四)廣東電力市場再改造的意義

2024年10月29日省部級重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力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摸著石頭過河”的精力進行論述,強調要“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起來”,“頂層設計更重系統思維、整體戰略,摸著石頭過河更重敢闖敢試、基層摸索”包養價格ptt,“必須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起來”。

電力市場改造是一項系統工程,需求頂層設計,也需求摸著石頭過河。為促進廣東電力市場可持續發展,更好支撐動力轉型,支撐儲能、虛擬電廠等新型主體的發展,需求在對廣東電力市場相關問題進行系統剖析的基礎上,進行相關計劃的改造。

二、中長期市場:相關概念、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文章《名家|荊早霞:混雜電力市場下中長期市場建設的問題與解決計劃》中,我們對中長期市場的內涵和感化、國外中長期市場建設的現狀以及我國中長期市場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剖析。這里對文章的重要觀點進行簡要介紹。

1、中長期市場的內涵。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研討中的“中長期市場”概念中的“中長期”有兩層涵義:一是從買賣標的物持續時間長短角度看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買賣(普通以月電量作為標的物),二是從買賣達成的時間距離交割時間的遠近角度看比較遠期達成的買賣(在一日以前達成的買賣)。第一層涵義的本質是將電力買賣按標的物的類型進行分類。現貨市場中,按小時、地位對電力產品進行劃分,并分別買賣。中長期市場中,對電力產品的劃分沒有那么精細,電力買賣的最小時間粒度、空間粒度相對較年夜,例如在年夜多數未開展現貨市場的地區,中長期市場買賣的電最小時間粒度為月,最小空間粒度為省,全省范圍每月的電都有一個統一的價格。這個涵義下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的差別,是產品設計、標的物的分歧,兩個市場銜接的重要問題是在現貨市場建設初期,若何把粗粒度劃分的產品分為細粒度劃分的產品,需求研討分歧產品定義下合同價值的變化,協調多方的好處。第二層涵義的本質是將電力買賣按買賣達成的時間距離交割或合同結束的時間的遠近進行分類。現貨市場是在實時的或比較接近實時的時間進行包養網站的買賣,包含實時和日前市場;中長期市場是在距離交割比較遠的時間進行的買賣,例如,月前買賣、周前買賣、年前買賣、三年前買賣等,在國外電力市場更多稱為遠期買賣。

2、中長期市場的感化及混雜電力市場體系。可以將中長期市場的重要感化歸為三個方面:1)提早鎖定價格、對沖風險;2)應對市場力等市場掉靈問題;3)應對內部性及政策性目標問題。動力系統低碳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佈景下,這三個方面的問題都加倍凸起,中長期市場在電力市場中的位置愈發主要,此中后兩個感化的實施都與當局或管束機構有關,這也是比來一些文獻提出的“混雜電力市場”概念的焦點思惟:電力市場中,晚期強調往除、解除或減弱當局對市場的管束,但在新型電力系統下,良多原因導致當局又從頭進進市場,構成了當局和競爭的市場配合感化下的混雜市場體系。而在這個混雜電力市場體系中,最主要的一個方面的混雜,就是中長期市場中,市場化的中長期合約和當局驅動、受當局管束的中長期合約配合存在。在荊早霞等的《動力系統低碳轉型佈景下的混雜電力市場體系結構與設計》中,提出了擴展的2維4模塊的混雜電力市場體系,將兩類中長期合約分為獨立的模塊。

3、國外電力市場關于中長期市場發展的比來進展。歐洲近期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加強中長期市場的建設:2022年11月,歐洲輸電聯盟ENTSO-E發布政策文件《歐盟的電力遠期市場》,強調了遠期市場的主要性,提出了三種解決計劃;2023年2月,歐盟動力監管一起配合署(ACER)發布政策文件《未來歐盟電力遠期市場的發展》,同樣強調了遠期市場的主要性,提出了若干解決計劃;2024年6月13日,歐盟發布監管指令(EU)2024/1747,在第9條中明確了電網運營包養網商TSO在輸電權分派及發布對沖價格風險的東西方面的責任,以及相關市包養網推薦場建設的關鍵時間點;北歐電力買賣所Nord Pool在2024年8月宣布,為與納斯達克和EEX競爭,將時隔15年重返電力金融買賣領域。2022年4月,英國當局在發布的《英國動力平安戰略》中承諾對電力市場進行周全審查,以確保其能夠支撐電力行業2035年的脫碳,以及平安、可負擔的動力供應;2022年7月18日,英國商業部、動力和工業戰略部發布了關于對電力市場機制進行審查的咨詢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可選的市場機制改造計劃;2024年3月,發布了最新的關于電力市場計劃審查的意見,擬采納或建議進一個步驟研討的多個計劃都與中長期合約有關,認為當局驅動的差價合約(CFD)是鼓勵可再生動力投資的首選機制,但還需求進一個步驟完美。

4、混雜電力市場體系下的中長期市場分類與實施。後面指出電力市場中的中長期市場重要有三個方面的效能,對沖風險包養、市場管束和政策目標。混雜電力市場體系下,將其分為兩年夜類:第一類是市場驅動的中長期合約,重要起對沖風險、穩定收益的感化;第二類是當局驅動的中長期合約,感化包含把持市場力、解決內部性、保證供給平安等。在國外電力市場中,這兩類效能普通分別由分歧類型的中長期合約承擔,相關的買賣也由分歧的機構負責組織。第一類效能,即風險對沖方面的效能,與普通商品的遠期合約、期貨期權合約起的感化并無太多差別,普通在專業的金融衍生品的買賣機構或電力買賣機構進行;第二類效能,即收益調節方面的效能,普通通過專門設計、特別品種的中長期合約實現,由當局委托的第三方機構負責組織買賣。以上兩個方面效能的中長期買賣分別由市場和當局驅動,這也是混雜電力市場的焦點特征:中長期買賣包含市場驅動的和當局驅動的兩個部門,電力市場是兩部門市場的混雜。Nord Pool擬開展的電力期貨合約、區域差價合包養網約等,其感化重要是第一類效能;英國電力市場審查報告中提到的差價合約,則屬于第二類效能,重要起到對可再生動力發電企業補貼的感化。

5、我國中長期合約的感化及特點。我國電力中長期合約也起到了以上兩類感化,但和國外電力市場的分歧之處在于,上述兩類效能在統一類合約中體現。也就是說,我國電力市場中,統一個中長期合約既要起到規避或對沖風險的感化,又要起到收益調節等政策性目標的感化,這就給市場設計帶來一些困難。現貨市場下,我國的中長期合同承載了三方面的感化:1)提早鎖定價格、風險對沖,2)市場力把持及市場平穩發展,3)計劃發用電及特別類型機組的收益調整。

6、我國中長期市場價格和現貨市場包養價格的偏離。從表現情勢上,中長期市場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中長期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的偏離,一些地區的數據已經可以明顯觀察到這個現象。中長期買賣掉往了現貨市場價格這個“錨”,這將帶來一系列問題并相互交織:1)售電公司等參與中長期市場的主體盈利的基礎不是對供需情況等的準確預測,而更多是基于對未來市場價格的“猜測”,增添市場主體參與市場買賣、制訂戰略的難度,增添市場的博弈、賭博屬性;2)價格的偏離形成現貨市場一些機制設計的困難;3)中長期價格和現貨價格價格的分歧理的偏離導致一些不當套利機會,進而促使一系列收益收受接管機制的制訂,在收受接管部門市場主體超額收益的同時也會下降市場的獲利,影響市場正常套利行為的進行、影響市場的流動性。而形成中長期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偏離的緣由,包含1)風險溢價,2)供需信息的變化,3)相關市場和政策機制不完美導致的現貨價格掉真,4)中長期買賣量、買賣價的管束。以上緣由中,1、2是正常的、公道的緣由,3、4形成的中長期市場價格和現貨市場價格的偏離則會對市場效力、公正等產生良多晦氣的影響并彼此交織。

7、基于實際發用電量、事后決定總量和分化曲線的優先發用電合約。我國電力市場中,許多計劃發用電合同的量是事后決定的,這對市場的公正、效力等方面都能夠形成晦氣的影響。例如,對尚未進進市場的非市場用戶,由一些優先發電企業供電。由于非市場用戶的用電量事前不克不及完整確定,導致優先發電企業的優先發電量也無法事前確定。實際市場中采用事后決定優先發用電計劃的緣由,年夜多數是基于規則簡單、減少不服衡資金的角度。但對市場主體會形成良多晦氣的影響。事前合約和事后合約,對市場主體的經營戰略的影響是完整分歧的。

8、我國中長期市場的改進建議。我國電力中長期市場存在的上述問題的一個本源是,盼望在統一類中長期合同中實現多方面的效能。由于分歧效能的感化機理分歧,會導致在合同的參數設計、配套機制設計中出現一些困難。解決的方法是:辨認我國電力市場下盼望通過中長期合同實現的分歧的目標,然后基于此設計分歧類型的買賣或合同。基礎原則包含可實施性、系統性、可接收性三個方面:一是盡量減小與現有機制的變化,便利實施;二是在進行相關機制設計時考慮系統性、長期性、動態性,即在進行相關機制設計時考慮機制之間的彼此影響、考慮長期的影響、考慮市場主體的博弈特徵;三是新機制實施前后,市場各方的好處沒有年夜多變化,盡量尊敬現有的各種邊界條件,使市場主體不難接收。

9、典範市場的設計舉例。以廣東電力市場為例,可通過以下五個步驟對現有的中長期電力市場進行完美和改革。1)完美現貨市場定價機制,還原現貨市場價格反應供需、優化資源設置裝備擺設的感化;2)樹立當局授權合約的概念,理清當局授權合約需求實現的效能;3)將現有的年度、月度中長期合約轉變為當局授權合約;4)增添和放開月、年等市場化合約買賣;5)將現有的計劃類合約,例如基數合約、優先發用電合約等,盡量變成標準化的、規范的、事前確定量價等參數的當局授權合約。以上步驟中,需求做的重要任務是當局授權合約的設計。當局授權合約的設計包含執行價、基準價和合約量三個方面,此中執行價可基于當前當局審定的上網電價以及價格浮動方面的請求確定基礎的執行價及競價的范圍;基準價可取為考慮各種補貼(包含變動本錢補償、系統補償費等)的日前市場出清價;合約量可基于歷史發電情況及合約目標確定,分化曲線可以采取按峰荷、基荷包養網典範標準塊的方法。

10、結論。新型電力系統佈景下,無論是電力系統自己、電力市場,還是面臨的環境,都發生了結構性、顛覆性的變化,電力市場機制需求從多方面進行重構。近年來,中長期市場的建設和發展遭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歐盟、英國等均在中長期市場的建設方面發布了多個用于討論的文件或執行的規則。我國電力市場與國外電力市場的重要分歧之處沉默寡言,在後期製作中為了戲劇效果進行了大量剪輯。在于,我國試圖用統一種中長期合同實現多方面的目標,這不僅形成中長期市場建設的困難,還導致了現貨市場一些機制設計的困難。相關問題的解決,需求統籌考慮,提出系統的解決計劃。基礎的思緒是依照混雜電力市場的概念,區分起風險對沖感化的市場化中長期合同和起多元政策目標的當局授權合約,將現有的年度和月度買賣轉變為當局授權合同買賣,在此基礎上放開市場化的中長期合同買賣。這樣,各種中長期合同各司其職,從風險把持、市場掉靈管控、當局多元目標實現等分歧角度促進電力市場的良性發展。

三、我國電力體制改造歷程

關于我國電力體制改造的歷程,有分歧的分法。從廣義的電力體制改造角度,可以將從1978年至今的改造分為四個階段。從狹義的電力市場建設角度,可以從2000擺佈開始的改造分為兩個階段。

(一)集資辦電(1978-1987)

這個階段重要解決電力供應缺乏問題,重要的辦法包含中心與處所、分歧部門之間聯合辦電、集資辦電、應用外資辦電等,并且創新一些核價方法,打破電一電價形式,培養按市場規律定價的機制。

具體的一些政策和舉措好比,1980年奉行“撥改貸”;1981年在煙臺試點山東省電力工業局代表國家電力工業部與煙臺地區行政公署合資建設經營龍口電廠2臺10萬千瓦機組,實行“誰投資、誰用電、誰受害”的政策;1985年國務院正式頒發72號文《關于鼓勵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的暫行規定》,明確允許通過多種方19式集資辦電,同時包養網實行多種電價,允許獨立經營包養網的集資電廠的售電價格浮動,供電部門采代替售制辦法收購集資電廠的電量轉售給用戶;1984年9月國務院同意從1985年起在江蘇、浙江、安徽和上海試行在工業用電中征收兩分錢的電力建設資金,1987年12月21日國務院以國發111號文批轉了原國家計委《關于征收電力建設資金的暫行規定》,決定從1988年1月1日起在全國征收電力建設資金,作為處所電力基礎建設的專項資金,征收標準為每度電兩分錢,由用戶隨電費繳納,由各省區市統一組織征收。1980年月,在經濟領域實行年夜規模對外一起配合交通的年夜形勢下,電力工業積極敞開年夜門,吸引了多種外資,構成了貸款、一起配合、合資、BOT(建設—經營—轉讓)等多種應用外資情勢。

(二)政企分離(1987-2002)

這個階段的改造包養重要在機構改造方面。1987年國務院提出“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的“二十字方針”和“因地因網制宜”的電力改造與發展方針;1993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動力部將電力聯合公司改組為電力集團公司,組建了華北、東北、華東、華中、東南五年夜電力集團;1997年1月國家電力公司成立,與電力工業部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行;1998年3月10日撤銷電力部,國家電力公司開始以企業獨立運作,初步實現“政企分離”,國家電力公司負責包含發、輸、變、配等在內的電網全過程的運行。

(三)廠網分開、競價上網(2002-2012)

這是一些文獻中所謂的第一次真正意義的電力市場化改造,重要特點是: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現貨市場實行全電量競價,部門電量結算。2002年3月,國務院下發《電力體制改造計劃》(即電改“五號文”),提出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16字方針并規劃了改造路徑,但相關改造相關任務更晚期就已經在進行:1995年1月,浙江省進行了省內模擬市場運行;1997年11月,國家電力公司在井岡山召開會議,正式啟動樹立內部模擬電力市場;1998年12月,國務院轉發國家經貿委“關于深化電力工業體制改造有關問題意見”的告訴(國辦發[1998]146號包養一個月價錢),明確浙江、山東、上海、遼寧、吉林、黑龍江等6省(直轄市)為“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造試點;2002年12月29日,在國家電力公司的基礎上,組建(改組)成立包含國家電網公司、南邊電網公司兩年夜電網公司,包含華能、年夜唐、華電、國電和電力投資在內的五年夜發電集團公司(定名為:中國**集團公司),以及電力工程顧問、水電工程顧問、水利水電建設和葛洲壩等在內的4家輔業集團公司(定名為:中國**集團公司);2003年3月20日國家電監會掛牌成立;2003年7月國家電監會發布《關于區域電力市場建設的指導意見》(電監市場[2003]第21號);2003年9月28日,華東電網公司和東北電網公司正式成立;2004年1月東北區域電力市場模擬運行;2004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年5月華東區域電力市場模擬運行。本次電力市場的改造中,現貨市場廣泛采取“全電量競價、部門電量按競價結果結算”的形式,即1)將所有的電量納進市場競爭的范疇,實現電能價格的正確發現,2)競爭機組先將年夜部門電量(如90%)與電網企業簽訂合同,最終僅有部門電量(如10%)依照競價結果結算。這種形式較好地將當時的電價治理方法和市場機制銜接起來,當局審批和分派構成的發電企業基礎好處格式未受年夜的影響,有利于市場平穩起步,實現計劃形式和市場形式有機結合。

(四)周全改造(2013-今)

這一階段的改造在一些文獻中被稱為第二輪電力市場改造。

2013年5月17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撤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3〕19號),此中提出撤包養網消國家動力局對“電力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試點”的審批權;2013年7月29日,國家動力局發布綜合司發布《關于當前開展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買賣有關事項的告訴》(國能綜監管〔2013〕258號),明確對于電力直接買賣試點任務,國家有關部門不再進行行政審批,依照平穩有序的原則逐級開放用戶包養網參與直接買賣,減少干預,發揮市場在資源設置裝備擺設中的基礎感化;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心國務院聯合發布《關于進一個步驟深化電力體制改造的若干意見》 (中發〔2015〕9號),提出了深化電力體制改造的總體思緒和基礎原則,提出要構成重要由市場決定動力價格的機制,轉變當局對動力的監管方法,依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2015年1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動力局印發6個電力體制改造配套文件;2017年8月,國家發展改造委、國家動力局印發《關于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任務的告訴》,選擇南邊(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2019年5月15日、16日,南邊(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開展按日試結算任務;2023年12月,山西、廣東現貨市場進進連續運行階段。

(五)討論

四個階段的改造各有側重點:第一階段的重點是多方辦電,解決供給缺乏的問題,但產生了一廠一價,甚至一機一價等問題,為電力市場分歧機組同臺競價增添了困難;第二階段的重點是政企分離,構成競爭的市場格式,但“省為實體”、“因地因網制宜”等方針也形成了樹立更年夜范圍電力市場的阻礙;第三階段的重點是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由于第一階段構成了多方辦電的格式,特別是有大批的外資參與的電廠,市場建設比較接近國外典範市場形式,采取了全電量競價、部門電量差價結算的形式 TC:sugarpopular900